1、网友小江:延伸拓展产业链
大力拓展产业链,促使石化产品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增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进一步深化两岸石化产业对接,延伸和完善产业联,提升古雷石化基地的整体竞争力,推进产业集聚,把古雷建成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园区,让两岸石化携手共闯世界市场。
2、网友 zz:对做大做强工业企业意见和建议
做好对重点企业的帮扶,稳定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
3、网友陈兴奇:加大创新力度
支持小微企业力度,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生产更符合人民需要人产品。
4、网友陈工:加大创新力度
在做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开发对路新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5、网友蔡岳宏:后疫情时代,对做大做强工业企业意见和建议
1、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疫情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商业逻辑的变化和商业模式的进化。依赖人脉和渠道的销售模式将进一步淡化,逐步回归至价值本身。制造业中小企业需通过模式创新构建新的价值链,寻找新的利润空间;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新的产品和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通过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AI技术的融合,提质增效,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2、强身健体,提升免疫。
企业的健康状态决定了企业的寿命,制造业中小企业需进一步控制风险,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企业的资金链、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进一步降本增效,找准立足点,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群体,缩短产品线,以壮士断腕之决心果断砍掉冗余产品,压缩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
3、优化团队,汇聚人才。
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疫情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人才和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将会持续,不少地方已经出现“抢人”现象。制造业中小企业可利用这段空档期,做好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好激励机制和晋升体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为员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注重核心团队的打造和优化,“不择手段”地留住、用好关键人才。做好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与技能。
4、协同共享,绿色发展。
本次疫情所导致的相关医疗器械供给、配套、需求等问题,直接推动了政府解决企业间协同与共享问题,不少工商业管理服务部门建立了政企互通供需对接平台。但制造业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资源孤岛和信息孤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认为应建设由第三方或制造业服务机构主导的包括订单、加工、设备、技术、培训、渠道、人才等制造业校政企协同共享平台,实现跨行业和跨企业的资源共享和协同,促进制造业整体效率和创新力的提升,推进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的协同和融合,构建行业创新创业生态。
5、持续改进,柔性经营。
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改善作为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之一,需要中小制造企业大力推广和实施。上到总经理,下到一线员工都应该时时将改善放在重要的位置,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将问题扼杀于初期,全面提高企业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制造业中小企业应具备生产多种产品的能力,降低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线利用率。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灵活的运营方式提高自身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避免小企业犯大企业病。
6、认准定位,内外兼修。
疫情下,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需找准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整合和打通;另外一个就是企业外部的数字化资源和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制造业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制造业,特别是提供关键技术服务和生产供应关键零部件部位的中小企业,在产业市场、人员就业、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企业应该重新认准定位,主动的对接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积极发声,争取扶持政策、资金渠道、法律风控等诸多方面的支持,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
6、网友小方:加大物流调度和融资扶持。
1,加大物流调度,确保企业原材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
2,加大融资扶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