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友蔡岳宏:芗城区统计局关于中小微企业纾困的建议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一)加大对重点保障企业的财税支持。
(二)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
(三)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与清欠工作力度。
(四)推动减免企业房租。
二、提高金融可获得性
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没有“血液”的中小企业寸步难行。疫情以来,中小企业面临的“贫血”程度更加严重,生存环境更加严峻。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信贷支持。
(二)优化融资服务。
(三)强化直接融资支持。
三、畅通要素市场流通
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既关系到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意义重大。打通人流、物流赌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的去是复工复产的必要条件,为帮助企业有序复工、高效复产,采取以下措施:
(一)保障防控物资需求。
(二)减轻企业用水用电用气负担。
(三)保障企业网络通信畅通。
(四)保障企业运输需求
四、支持企业复工稳岗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为对冲疫情对企业复工稳岗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中小企业满足复工需求,采取以下措施:
(一)畅通企业用工供需对接机制。一是引导企业用好各类人才信息供需对接平台,推进线上供求匹配对接和远程招聘。二是精准摸查企业用工需求,协调企业间暂时性员工共享,加强企业需求与本地富余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的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满足阶段性用工需求。
(二)促进返工人员及时到岗。一是制定组织务工人员返岗方案,可运用信息化“行程证明”“健康码”等手段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帮助企业做好员工返岗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开辟员工返岗绿色通道,可组织开展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点对点”的专车(专列)运输服务。
(三)支持企业开展员工岗位培训。一是鼓励企业在停工期、恢复期利用“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国家级培训平台提供的视频课程、电子书等教学资源,提升员工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二是可对企业吸纳下岗失业、农村劳动力、转岗职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按规定开展培训给予补贴。
(四)减轻企业用工负担。
五、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疫情给中小企业既带来了危机,也带来了机遇,为帮助中小企业化危为机,提升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大手拉小手”发展生态,采取以下措施:
(一)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广面向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平台服务,积极推行网上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作和数字化管理,鼓励互联网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办公服务。二是支持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以网络化协作弥补单个企业资源和能力不足,通过协同制造平台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实现技术、产能与订单共享。
(二)支持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一是引导大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面向中小企业推出云制造平台和云服务平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智能制造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工具包。二是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推动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在中小企业部署应用。
(三)支持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发展。一是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形成梯度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二是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疫情防控、生产恢复与协同创新。
(四)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推动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生鲜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中小企业发展。
六、构建优良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企业发展质量。为帮助企业松绑减负,让中小企业轻装前行,采取以下措施:
(一)规范审批事项和行为,压缩复工审批办理时间。简化复工复产审批和条件,优化复工复产办理流程,提升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事项审批效率,加快实现复工复产等重点事项网上办,清理取消阻碍劳动力有序返岗和物资运输的繁琐手续。
(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取消不合时宜的临时管制措施和不合理的证明、收费等规定。简化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办理手续,尽可能网上办理政府涉企事项。
(三)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合并、精简检查抽查频次,促进企业休养生息。
(四)畅通企业问题反映渠道。通过开设专栏集中受理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难题,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明确办理部门、办理时限及反馈方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2、网友戴:千名干部挂千企
千名干部挂千企
3、网友林:提供“一对一”“妈妈式”服务
提供“一对一”“妈妈式”服务
4、网友吴:强化人才吸引力,进一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强化人才吸引力,进一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5、网友徐: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