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漳浦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奋楫扬帆,全方位推进古郡金漳浦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一)经济总量不断突破。194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0.13亿元,经过全县人民29年的奋斗,1978年全县GDP突破1亿元。改革开放为漳浦县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经济总量节节攀升,经济发展不断提速。1992年全县GDP突破10亿元,2008年突破100亿元,2012年突破200亿元,2014年突破300亿元,2018年突破400亿元,2021年突破500亿元,2022年突破600亿元。2023年,全县GDP达683.55亿元,约为1949年的5218倍,在全省83个县(市、区)排名第29位,在全省55个县域经济体中排名第10位,在全市11个县(区)中排名第3位,1950-2023年年均增长8.1%。人均GDP水平也在不断提高,1949年全县人均GDP仅52元,2006年首次突破1万元,2018年突破5万元,2023年突破8万元,达80252元,总量比1949年增长了1542倍。漳浦县入选2012年度、2013年度、2015年度、2023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且排名从2012年度的第10名逐步上升至2023年度的第5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图1、2)。
(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4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仅126万元,1994年突破1亿元,2010年突破10亿元,2020年达到峰值52.47亿元。受留抵退税影响,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1.27亿元,约为1949年的3276倍。人均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1949年的5元增长到2023年的4846元,增长了968倍(图3)。
(三)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23年末,全县工商登记市场主体12.62万户,比2004年增加11.95万户,其中年末工商登记企业单位数2.16万户,比2004年增加1.99万户;年末工商登记个体工商户10.46万户,比2004年增加9.95万户。规模以上市场主体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末,全县共有“四上”企业874家,比2011年增加58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4家,比2011年增加117家;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348家,比2011年增加324家;资质建筑业企业78家,比2011年增加7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2家,比2011年增加52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62家,比2011年增加23家(表1、2)。
表1 漳浦县工商登记市场主体对比 | |||
单位:户 | |||
年份 | 市场主体数量 | 其中 | |
企业单位数 | 个体工商户 | ||
2004年 | 6760 | 1647 | 5113 |
2023年 | 126216 | 21560 | 104656 |
表2 漳浦县“四上”企业对比 | ||||||
单位:家 | ||||||
年份 | “四上” 企业 | 其中 | ||||
规模以上 | 限额以上 | 资质 | 规模以上 | 房地产 | ||
2011年 | 286 | 217 | 24 | 6 | 0 | 39 |
2023年 | 877 | 334 | 348 | 78 | 52 | 65 |
二、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漳浦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7.3:1.3:21.4调整为2023年的15.5:37.7:4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了6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3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25.4个百分点。2017-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超过40%,产业结构“三二一”的发展格局愈加稳固,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图4)。
(二)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建成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石榴特色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赤土立体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长桥万辰食用菌特色现代农业核心产业园,规划建设石榴种养加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聚集初步形成。漳浦蝴蝶兰、天福茶叶、万辰金针菇、佛昙河鲀、古雷鲍鱼、霞美牡蛎、六鳌紫菜、六鳌地瓜、石榴填鸭、乌石荔枝、赤土余甘、前亭花蛤等“金漳浦”字号系列优质农产品享誉海内,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二是扎实推进临港工业发展,举全县之力服务古雷开发,推动古雷石化产业园区建成并顺利投产;绥安工业区、万安生态工业园、赤湖工业园、前亭工业园等“一区八园”工业格局逐步固化。培育了古雷石油化工产业、绥安工业区食品加工产业、长桥木业产业、赤湖皮革和五金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绿色纸业、清洁能源、精细化工三大新兴潜力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三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产业由基本消费向享受、升级型消费转变,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网购、快递、节能环保、健康服务等新兴行业以及地理信息、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快速成长,夜间经济、文旅经济活力迸发,服务业呈现多元化发展。
(三)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经营现代农业,以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培育龙头企业为引领,不断做强“一镇一业” 、做优“一村一品”。建有全省唯一的石斑鱼院士工作站,佛昙镇东坂村被誉为“中国河鲀第一村”。六鳌镇以地瓜产业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佛昙镇东坂村以河鲀产业获得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国家级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认证,累计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国家级1个、省级10个、市级39个。石榴铁皮石斛、石榴填鸭肝、乌石荔枝、前亭花蛤、六鳌地瓜等特色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跻身全省第二个、全市首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县。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石榴特色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被确认为省级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漳浦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现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个。农业品牌发展初步形成,现有19 个涉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 个中国驰名商标、2 个省名牌农产品、55 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建成一级渔港1个、二级渔港2个,三级渔港14个,漳浦、云霄渔港经济区纳入全国规划布局,岱嵩、岈仔山等渔港纳入省级规划。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市场上市,成为漳浦首家、全市第六家A股上市企业。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10亿元,比1949年(0.15亿元)增长1278倍,总量居全市11个县(区)首位。
(四)工业龙头培育有力。百亿级工业大项目联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2023年产值突破30亿元。福海创石油化工(含腾龙芳烃、翔鹭石化)、古雷石化、天福茶业、奇美化工入选省级工业现有龙头企业;福船一帆新能源、春达化工、新华东食品、古雷海腾码头、伟伊化纤、凯盛新能源(台玻)、海顺德特种油入选省级工业龙头培育企业;福海创石油化工、古雷石化入选福建企业百强;腾龙芳烃、古雷石化、翔鹭石化入选福建制造业企业百强;福船一帆新能源入选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百强。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天福茗茶” 于2011年9月26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中国茶业第一股”。
(五)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一是深挖千年古县历史底蕴,打造天福茶博物院、东南花都、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六鳌翡翠湾度假景区等5个国家4A级景区和龙美湾1个国家3A级景区,赤岭“蓝氏三杰”、湖西赵家堡、赤湖七星海、六鳌龙美湾、南浦云峰寨等乡村旅游特色名片,大力发展民宿、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等文旅产业。打响漳浦文旅品牌,漳浦县获评“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和“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六鳌镇、官浔镇入选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赤岭村入选福建省金牌美育村;天福文化产业园、东南花都、欢乐岛获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中共闽粤边特委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车本)入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量达951.83万人次,比2007年的158万人次增长5倍,实现旅游总收入124.63亿元,比2007年的3.3亿元增长36.8倍。二是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持续释放消费市场新潜能,在全市率先建立电商产业园区,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全市第一,跻身“全国电商百强县”和“全国网络零售百强示范县”,电商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日趋活跃。三是打造县城区新都广场、万新广场、永嘉天地、长德商贸城和佛昙镇联创广场等商圈,积极发展府前唐街“花漾街区”、麦市街等夜间经济聚集区,多渠道开展“汽车促消费”、“全闽乐购”等促消费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海南消博会等国内重要展会,商圈经济消费不断升级。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97亿元,总量居全市11个县(区)第3位,比1962年的0.21亿元增长1467倍。
三、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文物古迹有效保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的重要论断,加大文物的保护、维修力度,黄道周纪念馆、黄道周讲学处、赵家堡、诒安城、锦江楼、漳浦文庙、旧县衙、锦江楼、蓝廷珍府第、蓝氏宗祠、海云家庙、蓝理墓等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修缮。目前,全县共有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188处1207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7个点(赵家堡-诒安堡、蓝廷珍府第、锦江楼、漳浦文庙大成殿、黄道周讲学处-黄道周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16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164个点。
(二)城市交通日趋完善。漳诏高速公路、324国道、厦深铁路、漳州沿海大通道过境,沈海高速公路在漳浦设有3个互通口。厦深铁路漳浦段全长30.5公里,漳浦动车站于2013年12月投入使用,结束漳浦没有铁路的历史。国道324线漳浦段拓宽至双向六车道,全线“白改黑”。省道、县道公路路面不断提升改造,先后建成沿海大通道、迎宾大道、红色旅游大道等一批交通大动脉,构建纵横交错、城乡一体的综合立体路网。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镇村主要道路路面全面硬化,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2023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1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53公里。佛昙湾、旧镇湾跨海特大桥、金浦大桥等桥梁连接起海上、水上之路。县城区12条主要“断头路”成功打通,主干道全面拓宽,路面“白改黑、上改下”,实现内连外拓、四通八达。新汽车站顺利搬迁正式运行;公交车自2007年投入运营,2023年末全县公交车102辆3606座,公交线路12路,101路直达漳州市区;约480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进驻县城,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多选择。
(三)城市环境更加靓丽。充分利用山水林自然资源,构筑园林城市肌理和脉络,实现“山、水、林、城”相互交融生态格局。实施西湖公园改造提升,据资料记载,解放初西湖面积仅0.5公顷,后经几次改造扩建为13.1公顷;新建鹿溪公园、江滨公园、印石公园、石斋公园、郊野公园、道周公园、税收主题公园、威惠庙公园、龙湖公园等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多样、风格各异的县城公园,让秀美的生态图景不再仅仅位于山林乡野,还遍布于漳浦县城区的各个角落。2023年末,县城公园面积达235.72公顷。县城主要街道两侧实施绿化美化,绿草成片,绿树成荫,建成区绿地率从2008年的25.43%提高至2023年的40.3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8年的31.07%提升至2023年的44.75%。实现县城区夜景全覆盖和国道漳浦段全线亮灯,实施县城区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加强县城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大力推进旧城拆迁改造,建成一批优美舒适的住宅小区,县城环境美化亮化,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漳浦县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
(四)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高级版绿盈乡村22个,占全市高级版绿盈乡村(142个)的15.5%;森林覆盖率达55.28%,漳浦县获评省级森林县城,官浔镇溪坂村等22个村入选省级森林村庄;六鳌、赤湖入选省级卫生乡镇。2023年,漳浦县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62天,总达标天数比例99.2%,其中一级优的天数188天、二级良好的天数174天,空气质量不断提升。境内鹿溪、南溪、浯江溪、佛昙溪、赤湖溪等流域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国控断面基本达到五类水年度目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近岸海域大部分水质监测指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一类或二类标准(属清洁或较清洁海域),海域优良海水水质比例为100%。近日,2024年春季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排名公示,漳浦近岸海域水质在全省沿海县级行政区排名第三,旧镇湾在全省重点港湾排名第一。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为100%;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为100%,实现了全县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据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2023年漳浦县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为84.52%,比2016年的76.41%提升了8.11个百分点。
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民计民生保障有力
(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普及高中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至2023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42所,比1949年增加39所;小学154所,比1949年增加61所。2023年,普通中学在校生46543人,比1949年增加46235人;专任教师3700人,比1949年增加3648人。小学在校生87213人,比1949年增加79013人;专任教师3737人,比1949年增加3436人。2023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2186人,其中本一批录取人数817人。漳浦一中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表3)。
表3 漳浦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 ||||||
单位:所、人 | ||||||
年份 | 普通中学 | 小学 | ||||
学校数 | 在校生 | 专任教师 | 学校数 | 在校生 | 专任教师 | |
1949年 | 3 | 308 | 25 | 93 | 8200 | 301 |
2023年 | 42 | 46543 | 3700 | 158 | 87213 | 3737 |
(二)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实施公立医院“三医联动”改革,加快联创医院、康宁医院等民营医院建设,改扩建县城三大医院以及一批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医生数稳步增加。漳浦县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县医院被确定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单位、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入选2022届全国县级医院301-500强;旧镇卫生院、佛昙卫生院、绥安卫生服务中心、官浔卫生院成功创建全国“社区医院”,佛昙中心卫生院在2024年度中国乡镇卫生院排行榜获全国第六、全省第一。2023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05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21个,医疗卫生机构数比1994年增加676个,1995-2023年年均增长11.6%;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875张,比1994年增加3029张,1995-2023年年均增长5.4%;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4.5张,比1994年底增加3.4张。卫生技术人员4933人,比1994年增加4085人,1995-2023年年均增长6.3%;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5.8人,比1994年末增加4.7人。执业(助理)医师1818人,比1994年增加1529人,1995-2023年年均增长6.5%;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1人,比1994年末增加1.6人(表4)。
表4 漳浦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 |||||||
单位:个、张、人 | |||||||
年份 | 医疗 | 医疗 | 每千人口 | 卫生 | 每千人口 | 执业 | 每千人口 |
1994年 | 29 | 846 | 1.1 | 848 | 1.1 | 289 | 0.5 |
2023年 | 705 | 3875 | 4.5 | 4933 | 5.8 | 1818 | 2.1 |
(三)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一是广播电视、宽带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正常运营;新文体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中,文化馆、工人文化宫、档案馆、体育馆、博物馆主体建成,体育场预计今年末完工。二是推进文化精品创作,廉洁文化题材芗剧《一代相国蔡新》入选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并在全国巡演,广播剧《闽宁镇》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天山军魂》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福建省贡献奖;芗剧《黄道周》获省第七届百花文艺奖、省第25届戏剧会演剧目、剧本等多项一等奖,芗剧《兄弟讼》和《拾银记》荣获全省戏剧会演一等奖,广播剧《青山青史》《闽宁镇》获评福建省百花文艺奖,广播剧《江山--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获省第十届百花文艺一等奖等等。漳浦剪纸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华绝技,县剪纸艺术创作基地获省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县文化馆非遗剪纸艺术获省级示范点授牌。三是全力打造体育强县,漳浦籍运动员驰骋赛场,夺得骄人的成绩。卢云秀在2020东京奥运会为漳州、漳浦夺得奥运首金;谢荔梅多次获亚运会、全运会冠军,两次破三级跳亚洲纪录;李庭申获第八届全国残运会蛙泳冠军,为我县勇夺首枚残奥会银牌;李敏茹、郑文华、陈小花获第六届全国特奥会女篮冠军;陈桂玲在第十五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勇夺两枚金牌;林鸿飞夺得全国男子拳击49公斤级金腰带、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冠军;陈长顺、黄泽民夺得第八届全国特奥会金牌等等,漳浦县少体校通过“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
(四)社会保障持续增强。2023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74万人,比2006年增长3.1倍,2007-2023年年均增长8.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24万人,比2006年增长33.5倍,2007-2023年年均增长23.1%。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4.05万人,比2006年增长1.5倍,2007-2023年年均增长5.4%;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34万人,比2006年增长1.4倍,2007-2023年年均增长5.2%。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80元,城乡低保年均标准提高到9780元(表5)。
表5 漳浦县社会保障情况 | ||||
单位:人 | ||||
年份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
2006年 | 38773 | 12257 | 342210 | 315500 |
2023年 | 157427 | 422433 | 840546 | 743432 |
(五)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3年的2435元增至2023年的49969元,1994-2023年年均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3年的1360元增至2023年的30679元,1994-2023年年均增长10.9%;城乡收入比由1993年的1.8缩小到2023年的1.6。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也在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3年的2096元增至2023年的3323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93年的1348元增至2023年的20688元,1994-2023年年均分别增长9.6%和9.5%。
千年古郡金漳浦,风劲潮涌正当时。迈上新征程,加快发展是永恒主题,奋楫扬帆要矢志不渝。漳浦县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向前进、勠力同心奔未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金漳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