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统计局
主题“漳州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征集结果反馈
2024-03-12~2024-05-31 状态:征集结束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是大势所趋,建议漳州在以下四个方面挺进发力,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是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整合政策资源,对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节点企业和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扶持,促进产业配套本地化、集成化,带动产业纵向整合、横向协作。要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财政支持、信贷融资、人才引进、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对技术研发、产业化、平台建设、重大项目、知识产权、产业集群、技术改造、品牌创建等环节进行全面扶持。在政府职能上,要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营造统一透明的政策环境。在服务环节上特别重视战新企业初创时期,此时新兴产品市场前景未明,抵押资产不足,银行贷款难以获得,处于投入前期产品营收尚未实现,难以享受有关高科技企业税收减免政策,资金短缺、市场开拓难的局面严重考验新创企业。

    (二)好工业大改造” 

    一是智造”,加大对新兴智能制造产业的培育,在设备、平台、服务等领域实施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二是绿造”,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工业绿色低碳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高效、低碳、可持续发展。技改”,持续实施技改工程,引导传统企业深化技术改造、走向科技创新路线,在产业层面上实现重组再生为科技驱动型产业,在价值链上实现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四是“数改”,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工业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五是“铸链”,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减少对外部不确定性的依赖。

    (三)做好投资引导融资支持

    要通过科学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甄选出发展前景良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产业加以重点关注,明确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引导资本向正确方向流动。要在结合自身情况基础上,依照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国内外金融支持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从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信贷融资、组建工业投资保险基金、中介机构担保服务、股市融资、引进境外资金等方面加大融资力度,拓展服务深度,全面推动和完善我市工业融资体系的科学构建和良性发展。

    (四)改进考核内容凸显创新导向

    就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言,中央政府更偏好于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但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特征使得任期制下的地方干部更偏好短平快的经济发展项目,而把创新项目搁置一边。为强化地方干部对创新工作的重视,需要上级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主要内容,在核心考核指标中突出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内容,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总数比重”等方面着墨更多,通过拨动考核这根弦驱动地方工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