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统计局
台商投资区:聚焦高质量发展 建设富美新台商
——“喜迎二十大”漳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报告之三十
2022-10-14 11:43 来源:漳州市统计局

漳州台商投资区地处九龙江出海口,总面积163.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5万(数据来源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西连漳州市区,距离漳州主城区18公里,东与厦门市接壤,距厦门岛15公里,距高崎国际机场26公里,距厦门东渡码头19公里、海沧国际货柜码头13公里,是漳州中心区重要城市组团、四大增长极之一和厦门港南岸新城主核心区。钟灵毓秀,襟带厦门湾,衔接厦漳两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明朝古月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是闽南金三角、九龙江出海口的璀璨明珠。

自2012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开发区以来,漳州台商投资区实行“以区带镇”管理模式。成立当年,漳州台商投资区即入围中国最具外资吸引力国家级开发区百强,名列国内74名、福建首位;2014年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漳州市中心城市副中心。现在的漳州台商投资区享受中央支持福建跨越发展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经济示范区的优惠政策;有海关、国检等口岸联检机构在角美设立的工作站;有学校、医院、购物广场等配套齐全的宜居、亲商、敬商环境。

十年来,漳州台商投资区以“实干”兴“实体”,综合实力大幅跃升。2012-2021年十年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58.8亿元到407.80亿元,十年来总量增长1.6倍;规模工业总产值由322.59亿元到971.48亿元,总量增长2倍;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17.73亿元到35.1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1.23亿元到22.65亿元,总量均实现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3亿元到73.80亿元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区经济运行稳居全市第一方阵,为漳州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经过多年的扶持培育、筑巢引凤,已集聚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行业“金凤凰”,形成了特殊钢铁、汽车汽配、电子家电、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五个百亿级主导产业,2021年五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首次突破800亿元和400亿元大关。同时,所辖角美镇入选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55;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51位;2019年跻身“全国百强镇”第29名。先后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乡镇之星”和“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等20多个国家级荣誉和称号。

十年来,漳州台商投资区以“品质”提“品位”,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全区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始终把“宜居宜业”作为城市建设的价值追求,突出“水城”“绿城”“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确定“一城两区三园,一心一轴一带”的城市空间结构。新城建成区扩大到42.65平方公里,列入漳州“一核两翼”城市发展格局;“产城人”融合加快,常住人口增加到25万人;形成融入漳厦“五横七纵”城市网络;打造万达、万益、四季花海等城市新地标,中心城区拥有400亩的“花田美事”和湿地公园,四季常青、花开不谢;4000亩的龙佳城市温泉森林公园及5平方公里的文圃山旅游休闲公园,将成为漳州台商投资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生动注脚;拥有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闽师大台商区附小及幼儿园、漳州市第五医院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宜居宜业更令人向往。

十年来,漳州台商投资区以“创新”促“创优”,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自然资源、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齐头并进;闽台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全市台胞、台企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拥有全市唯一的海峡两岸(漳州)设计创意中心、台商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为了推动集约挖潜,台商区依托文圃、龙池、福龙等“旧三区”,以改善环境、提升水平为切入点,通过“壮二进三”和同类工业集中转移的方式,推动灿坤、长春化工、福欣特殊钢、联盛纸业、福贞、统实、凯景等一批企业相继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实现品牌提升、产量扩张。同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特殊钢深加工产业园、龙江现代服务产业园和社头高新技术产业园等“新三园”,努力构建项目集聚平台,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十年来,漳州台商投资区以“民生”聚“民心”,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累计支出144.4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75.11%;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逾100个,“四难一差”问题明显缓解,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更为明显。十年来,新增财力优先投资教育资源,累计投入9.6亿元,共有幼儿园104所,小学37所,中学8所,各级各类在校学位4.7万个,公办幼儿园占比从6.0%提高到60.03%,普惠率达92%,建成投用76个教育项目,建筑面积达33.4万平方米,新增各级各类学位1.7万个,并投入约2.4亿元,用于购置图书、课桌椅、实验仪器、多媒体设备等各类教学仪器装备,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十年来,不断加大医疗领域财政投入,新增专科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公办村卫生所32家,有效填补了台商区妇幼保健、精神专科的空白;随着第五医院病房综合大楼、龙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顺利投用,床位由建区时的298张增加至820张。同时出台医疗卫生人才优惠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举措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服务水平更优质,让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十年来,漳州台商投资区以“交通”进“交流”,厦漳同城进程加快。漳州台商投资区地处漳州、厦门城市节点之间,东接厦门,西接漳州市区,南临九龙江出海口,北靠天成山,是闽南金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高速、高铁等设施配套完善,到厦门北站15分钟,到厦门机场、漳州市区30分钟路程,到厦门港15分钟路程。十年来,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国道与高速公路交织错落,铁路和跨海大桥横贯全区,翁角路、角美大道等16条主要市政道路网全面覆盖,一个“五横七纵”大交通格局便捷畅通。同时,台商区正加快建设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建成后,可实现与厦门同城。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缓解辖区交通压力,提高城市景观,又为厦漳两地同城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条快捷通道。

十年芳华,硕果累累。回望十年发展历程,漳州台商投资区跨过的每一道关口、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向领航,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党工委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和各方面鼎力支持。未来,漳州台商投资区一定能以崭新姿态,乘风破浪再扬帆,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输入更加强劲的活力与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