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统计局
南靖:砥砺奋进新征程 土楼故里谱新篇
——“喜迎二十大”漳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报告之二十四
2022-09-27 09:48 来源:漳州市统计局

南靖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县西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历史悠久,古属兰水县,始为南胜县,后改为南靖县,意为“南方之静”,以兆吉祥。全境总面积1962平方千米,东西宽61.4千米,南北长62.2千米。东邻华安县,西连永定县,北与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县接壤,南界平和县,东南与漳州市芗城区、龙海区毗邻。全县辖有11个镇、1个国家级高新园区、1个土楼管委会,201个村(居),总人口36万多人,是“闽南金三角”经济带的重要县域之一。福建南靖,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福建土楼、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同时也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生产在这里相融相生。南靖森林覆盖率73.41%,林地绿化率98.4%,均居漳州市首位,素有“树海”、“竹洋”之称。全县拥有省级生态村51个,国家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镇2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靖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域旅游、全面发展”方向,围绕“一心两轴、三区四园和向东进、向西游”总体布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农业富县”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狠抓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南靖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城乡面貌发生变化最大、群众受惠最多最实的时期。

一、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一)经济总量实现翻番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8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实现翻番;2012年至2021年,GDP年均增长8.0%;全县人均GDP由2012年的46784元增至2021年的119851元,年均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23.2:47.0:29.8调整为2021年的19.9:45.5:34.6,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9.4亿元增至2021年的15.3亿元,年均增长6.5%;人民币金融存款余额156.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121.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4倍和2.7倍。

01

(二)第三产业活力十足

2021年圆满完成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各项展示提升任务,成功举办土楼保护与活化利用国际建筑设计大赛,土楼景区入选全省首批“气候康养福地”,书洋镇和璞山村分别上榜全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书洋镇石桥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田螺坑土楼群荣登特种邮票、福利彩票两张国家“名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县农村服务站点覆盖率达60%,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树立“大旅游”理念,挖掘“旅游+”潜力,推动旅游与兰花、金线莲、温泉、工业等深度融合,积极申报“中国温泉之乡”。

二、农村经济焕发新颜

南靖农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培育形成麻竹、香蕉、柑桔、杂果、茶叶、蔬菜、生猪等七个规模产业,是“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麻竹之乡、中国柑桔之乡、中国香蕉之乡和中国白背毛木耳生产基地。

(一)农业经济快速增长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9.3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其中农业产值66.9亿元,是2012年的1.3倍;林业产值13.0亿元,是2012年的1.8倍;牧业产值56.6亿元,是2012年的4.6倍;渔业产值2.53亿元,是2012年的16.8倍。

02

(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以粮为纲”向“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转化,全县水稻亩产量翻番;2021年蔬菜产量是2012年的1.1倍;肉类是2012年的2.7倍。随着一大批台湾先进高优农业的不断涌入,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调优调高。

(三)生产要素保障有力

扎实推进“土地领域六项重点工作”,全年补充耕地242.2亩、新立项1100亩,“旱改水”374.7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873.5亩,盘活闲置厂房8.1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征迁9.1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实现土地运作收入5亿元,向上争取各类财政、债券资金17.2亿元,县属国有投融资平台完成融资7.2亿元。

(四)农业发展基础扎实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完成3.7万吨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线路3条,实施试点示范建设项目51个。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等农村电商新业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新增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9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南靖蕉柑”“南靖土楼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南靖兰花”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开展太空育种。

(五)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南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兰花)产业园于2019年12月经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委台港澳办批准设立,是全省9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之一。该产业园以种植兰花、金线莲、铁皮石斛为主,拥有兰花台资企业共34家、金线莲台资企业10家、铁皮石斛台资企业3家,是我县特色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园共实施24个项目,涵盖现代化高标准兰园建设、金线莲工厂化生产、金线莲中医药旅游文化中心等,引进漳州市兰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1家台资农业企业,拉动投资4000多万元,年创产值2.3亿元。在全省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成效评估结果中,2020年产业园全省排名第三,2021年全省排名第一,成效显著。

三、工业效益显著提升

(一)工业生产大幅增加

2021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58.45亿元,总量是2012年的2.18倍,工业税收11.44亿元,工业百元产值含税率2.50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3家,其中高技术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0.85亿元,利税总额13.54亿元,锂离子电池、钢材、饲料、塑料制品、胶合板等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03

(二)民营工业蓬勃发展

截至2021年底,全县共有民营工业企业188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88.3%,实现产值399.1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7.1%,在工业总量中“五分天下有其四”。

(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重点发展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自1987年第一家机械企业成立以来,至今已有30余年机械制造业发展史。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发展的十条措施》、《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发展十条措施实施细则》、《关于实施“人才强县”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鼓励台湾人才特别是台湾青年来产业园创业投资,吸引了东刚精密机械、南云包装、金钥匙、泰峰金属等龙头的机械企业在园区内落地生根,已逐步形成聚集度高、特色鲜明、势头强劲、极具活力的精密机械产业生态圈。园区内拥有自来水厂3座日供水6.6万吨,污水处理厂3座日处理污水8.5万吨;电网现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3.5万伏高压专线正在规划建设,全区电网与省公司电网相连,电力充足,供电可靠,可充分保障项目用电;西气东输(南靖段)留有2个天然气分输出口,年供天然气可达140万立方米,可满足园区工业用气,为产业集群建设筑牢设施基础。

四、投资建设成效显著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1.5亿元,增长19.1%,“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二五”增长58.5%,投资成效显著,极大地推动南靖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04

(一)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加大,2021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比2012年增加12.5亿元,增长133.9%。南靖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取得大突破,龙厦铁路南靖段顺利通车,结束了南靖没有铁路的历史,厦蓉高速扩建、漳武高速全线通车,便捷的交通进一步提升了南靖的游客量,推动了南靖旅游业发展,发达的交通让南靖的经济活力越来越强、辐射面越来越广,大大方便人才的跨地域流动,能带动资金、技术、信息融合对接,在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上形成正反馈循环,进而带动南靖在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商业、居住、旅游等功能上的提升,为南靖的经济高速发展按下“快捷键”。特别是随着南靖万利达产业集群、国省干线联十四牛崎头至山城翠眉拓宽改造工程等多个省重点项目相继动工,对南靖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做出重要积极的推动,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项目攻坚硕果累累

80个县级以上在建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09.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3.6%,雅思达食品、正顺钣金等32个项目开工建设;省道联十四(南靖段)一期、煌兴机械等32个项目完成建设。组建项目“前期办”,策划生成项目152个,总投资505.8亿元。漳武高速(南靖段)、县道马山线、梅书线、漳州理工学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三)民间资本不断注入

“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投建民营工业项目911个,占工业项目总数91.4%;累计完成投资532.7亿元。民间投资不仅成为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也对改善全县投资结构,提升自主投资力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房地产投资快速发展

2012年至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5亿元,比2012年增加15.2亿元,同比增长184.2%。

(五)教育投资增长快

近几年,南靖不断加大中小学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2021年漳州理工职业学院落地南靖,极大拉动教育行业投资增长,为全县人文教育增色添彩。从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2021年教育行业投资比2012年增加6.3亿元,增长179.2%。

五、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一)新业态经济成为新生力量

近年来,南靖县充分挖掘消费热点,鼓励新型消费,从供给侧入手,精准捕捉市场需求,优化现有消费产品,挖掘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供给能力,2021年南靖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9.6亿元,总量较2012年增长1.93倍,年均增长12.7%。这十年,新经济新业态步入新阶段。伴随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科技进步的同时改变人民衣食住行、消费娱乐的方方面面,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新经济在我国迅速崛起,即便遭遇行业变革与疫情冲击,新业态已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21年南靖县在库电商企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69亿元,占全县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3.5%,同比增长49.5%,高于全县社零增速43.9个百分点,继续领跑实体零售行业。

05

(二)特色兰花“开”遍全国

南靖县是全国四大兰花原产地之一、全国最大兰花集散地之一,也被誉为“中国兰花之乡”,古时就因多出名兰佳品而被称为“兰陵”“兰水”。来自2021年官方的统计,目前南靖县兰花有8大类1000多个品种,总种植面积4150亩,兰花企业86家,专业合作社7家,兰花协会会员1000多家,兰花种植户2800多户,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年产兰花9000多万株、组培兰花苗300万株,年创产值14.5亿元,年销售额达10亿元。近年来,南靖县依托货源优势与品牌效应,搭乘电商快车,让特色兰花“开”遍全国。目前,南靖县拥有兰花专业网络营销队伍200多支,开辟网上兰铺5000多家,每日平均通过线上外销兰花达2万多件,全年网络销售总额达5亿多元。2021年南靖县在库兰花电商企业实现零售额5670.8万元,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3个百分点。一家家植根于兰花种植基地的网店,正在拉动着南靖县兰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相应带动设计、制造、快递等上下游发展。此外,南靖县兰花电商发展也为返乡青年创业提供“优质土壤”,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引擎。

六、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一)城乡收入逐步缩小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96元,增长9.7%,收入水平是2012年的1.99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2元,增长14.3%,收入水平是2012年的2.3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由2012年的2.02缩小至2021年的1.7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06

(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积极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工程,城中村雨污分流、三卞排洪渠、荆江智慧体育公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溪边桥、兰陵广场、江滨路等改造提升项目加快推进,建设路等市政道路17条,新改建公园3个,建成麒麟山兰桥、湖心岛音乐喷泉、中山廊桥等一批地标建筑;新改建市政管网16公里,新增城市公厕5座、公共停车位217个。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网格化、常态化推进创城工作,开展城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国省干线基本完成“白改黑”,实现“镇镇通公交”,建成美丽乡村59个,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违法用地图斑3880宗,拆除“两违”面积64万平方米,整治裸房1751栋、重大安全隐患房屋519栋,新改建农村公厕25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全省作典型发言。新改建农网96.8公里,实施农路及安保工程39.4公里,入选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三)生态环境宜居宜业

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大干100天专项行动,全年靖城桥国考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Ⅲ类,省控8个断面5条小流域水质均值全部达标,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荣获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开展县域水资源配置规划、湿地名录编制及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河长制工作成效被《中国水利报》刊发。持续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个新增省级森林村庄10个、绿盈乡村17个;森林覆盖率达73.38%,持续保持全市首位,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省河长制工作示范县”等称号。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57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69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15倍和9.57倍。

(四)民生支出稳定增长

年均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达81.2%,其中国防、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城乡社区事务财政支出分别增长33%、14.9%、80.9%、25.8%,民生支出稳定增长。

(五)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31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稳定提质三年行动”,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统筹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698万元,提前3年完成脱贫任务积极实施民生补短板,学前三年入园率提高至99.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5张,居家养老服务实现村(居)全覆盖。全面推行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养老服务工作典型做法被《中国社会报》刊发。

砥砺十载,硕果累累!今日已璀璨,明朝更辉煌。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领航定向的结果。未来,南靖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打造实力南靖、活力南靖、魅力南靖,奋力谱写富美新南靖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